2022年04月28日
阅读量:4147
「最严限塑令」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?
经过多年持续宣传,社会各界已经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、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达成共识。
但在具体生活场景中,人们还是很难改变长期持续的 “用塑”习惯。比如一些药店、药房,前来就诊的患者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。
另一方面,在社交媒体上,“被纸吸管剥夺的快乐”成为不少奶茶爱好者讨论的热门话题。
“白色污染”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值得重视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,在消除“白色污染”的过程中,曾经充斥于日常生活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应该何去何从?
不久前,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《终止塑料污染决议(草案)》。
决议指出,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,涉及塑料制品生产、设计、回收和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,旨在推动全球治理塑料污染,并希望在2024年前结束塑料污染。
此次国际立法“限塑令”的颁布背后,是塑料污染全面拉响的警报。
2007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》,明确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“限塑”,通过提高使用成本的方式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量。
2020年1月19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提出,2020年,率先在部分地区、部分领域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;到2022年底,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,替代产品得到推广,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。
相比起2008版“限塑令”,2020版“禁塑令”堪称“史上最强”——从“限”到“禁”,不仅意味着管控力度的增强,而且意味着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完善。
直到今天,我国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的普及推广,却遇到了“瓶颈期”。以常见的环保袋为例,不少地方都投放了可降解环保袋,但一部分市场、摊贩、小卖部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。
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,一次性塑料使用相对方便、廉价,可降解环保袋大多需要购买。如此一来,摆在商家面前的选择只有两种:提升体验,使用一次性塑料袋,抑或是降低一部分体验,选择环保袋。
巨大的价格差异和用户体验面前,商家的选择依据多半不是材质是否环保,而是市场监管是否严格到位——出于成本考虑,商家近乎本能地倾向于选择更加便宜的原材料,而一次性塑料袋的市场地位,也不失为市场监管状况的真实写照。
距离颁布“最严限塑令”已经过去两年多了,“管得住大连锁,管不住小卖部”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。究其原因,用户在购买消费或使用产品时,必然有使用包装袋的需求,有偿使用除了增加用户的“付费痛感”外,并不能减少这样的用袋刚需。
个人认为,从“禁塑令”的角度出发,一次性塑料制品是否有偿使用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在找到更好的替代产品之前,一次性塑料制品很难一禁了之。
白色污染,不仅仅是一次性塑料袋。
据相关数据统计,2021年,外卖市场规模达到了9340亿元,消耗了包括塑料餐盒、塑料碗、塑料汤勺在内的大量塑料制品;2020年地膜使用量为 135.7万吨。
如果这些传统的塑料制品替换为可降解塑料替代品,不仅可以实现“白色污染”的源头减量,而且可以在规模效应中降低生产使用成本,使“限塑令”更容易落在实处。
在明确标准、严格监管的同时,加速推进包装绿色化进程,“限塑令”才能在环保与民生之间达成平衡。